NEWS新闻中心
天山南北“花经济”:有“颜值”更有“产值”
williamhill图达吉·喀迪尔一家人正穿梭于花卉间,进行日常管护。 克德利亚·麦麦提艾力摄
眼下各类鲜花正次第绽放,天山南北进入赏花季的同时,一个个与花相关的品牌也纷纷叫响。近年来,我区各地以花为媒、以花兴农,渐成气候的“花经济”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更加勃勃生机与活力。让我们连线各地,感受百花齐放带来的可喜变化。
4月底,走进位于昌吉市的新疆农业博览园蝴蝶兰培育基地,10万株各色蝴蝶兰在苗床上整齐排列,绚烂绽放。今年,该基地培育出的6个蝴蝶兰新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
作为集蝴蝶兰种植、销售、科普、新品种培育于一体的多功能基地,该基地目前有蝴蝶兰品种300多种,每年繁育株数稳定在10万株到15万株,每个季节都有不同品种的各色蝴蝶兰竞相吐蕊,不少游客慕名而来。近年来,基地的蝴蝶兰品种不断更新换代,每年持续稳定更新几十个品种的蝴蝶兰满足市场需求,随着种植技术逐步成熟,蝴蝶兰的开花株已能够全年供应。
“我们自主研发的蝴蝶兰新品种,经过在当地的驯化,现在花期都在3个月到4个月,而且复花率也高。”新疆农业博览园蝴蝶兰培育基地负责人王兴旺说,这些花卉新品种具有观赏价值高、花期长和易于栽培的特性,深受消费者喜爱。
王兴旺所说的驯化,是指基地从南方购买花苗,在昌吉利用智能温室培养南方生长的蝴蝶兰苗,驯化后的花苗,可完全适应新疆的水土环境,花期长、易成活。为了进一步缩短驯化周期,2022年,王兴旺在福建省漳州市投建了5000平方米的育苗基地,育苗基地建成后,原本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在疆驯化育苗周期,现在仅需半年时间,有效缩短了蝴蝶兰的上市时间。
“蝴蝶兰新品育种难度非常高,要经过选种、无菌播种等多个步骤,研发周期长、投入成本高。蝴蝶兰产量的增加,极大地推动了育种技术发展,形成了以蝴蝶兰为主的‘引、繁、推’一体化的花卉产业。”王兴旺说,目前基地联合当地花卉企业合作研发了200多个蝴蝶兰品种,完成科技成果转化9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实现了育种新突破。
更多新奇独特的蝴蝶兰品种培育出来,蝴蝶兰的销量大幅上涨。如今,不同颜色和品种的蝴蝶兰组盆热销,蝴蝶兰已从春节期间的热销品成为平日生活中常见的花卉盆栽。除了线下购买和花商订购,基地还通过直播的方式在线上销售,因品种多、品相好、疆内包邮等优势,迅速积累了不少粉丝。基地还设计了精美的独立包装和花盆底座,现在每天都有近百株蝴蝶兰通过快递发往全疆各地,年销售收入达300多万元。
“今年我们计划在吐鲁番再承包一座智能温室大棚,扩大蝴蝶兰培育规模,把蝴蝶兰从‘年宵花’变成‘四季花’。”王兴旺说。
近日,在库尔勒市兰干乡新村村民郑金亮的温室大棚内,天竺葵、长寿花、仙客来等20余个品种6万余盆(株)花卉争奇斗艳。“我这占地9亩的3座大棚年产值80余万元,还带动9名村民稳定就业。”在郑金亮看来,“花经济”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赏花、买花、种花走进大众日常生活,“花经济”日益繁荣。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各地以花为媒,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方式,引导群众结合市场需求发展特色花卉种植产业,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更多村民提供了就近就地就业的机会。
春风和煦,百花吐艳,当下正值花卉销售旺季。日前,位于焉耆回族自治县北大渠乡十号渠村的川疆园艺多肉植物园,客户正在大棚内挑选多肉植物。植物园现有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大棚3座,以多肉培育、种植、销售为主,种植男爵、蓝色妖姬、九尾狐等800多个品种,售卖价位由10元到4000元不等。每年2月至5月为销售旺季,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就业。
春有约,花不负。且末县托格拉克勒克乡加瓦艾日克村现有占地3亩的大棚2座,棚内种有非洲茉莉、澳洲杉、天堂鸟、三角梅等60余种花卉,年销售额近10万元。该村“两委”与且末县人民检察院驻村工作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宣传推介,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
走进若羌县铁干里克镇铁干里克村村民杨青华的花卉种植大棚,空气里弥漫着阵阵花香。他家占地6亩的2座花卉大棚里种植着绣球花、海棠花等150多个品种的花卉,一年四季均可销售。“2座花卉大棚年收入60余万元,带动3名村民就近就业,人均月收入4000元。”杨青华高兴地说。
“花经济”始于花,又不局限于花。巴州各地因地制宜用好“花资源”,聚焦延链补链发展“花产业”,让“花经济”越开越艳,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春暖花开,喀什市色满乡花卉基地芳香渐浓。前不久,笔者走进位于色满乡阿塔洪村的喀什市古丽胡玛种植专业合作社花卉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姹紫嫣红的花海,一朵朵鲜花竞相绽放,香气扑鼻,各类花卉长势喜人。种植户图达吉·喀迪尔兄弟三人正在大棚里忙着对花卉进行日常管护。
图达吉三兄弟是阿塔洪村的花卉种植大户,从小就跟着父亲种花,现已从事花卉种植15年,有丰富的种植和管护经验。图达吉除了自家繁育花苗外,还经常前往河南等地购进特色花卉进行繁育,同时利用微信、抖音等网络媒介不断宣传自家的花卉,吸引更多顾客前来购买。
随着生意越来越火爆,三兄弟商量后于2017年合伙成立了喀什市古丽胡玛种植专业合作社,聘用9名村民进行花卉日常管护,现在年收入达30万元。
图达吉说:“目前我们有2座大棚,从1月份到现在已经挣了3万元,如今生意越来越好,我计划再承包几座大棚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更多新品种。”
蓬勃发展的“花经济”,正是“颜值”转化成“产值”的最好诠释。近年来,阿塔洪村积极加快花卉苗木种业创新步伐,强化品质提升,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花卉产业,让当地农民享受特色产业发展红利。
阿塔洪村党支部书记蒙占科说:“我们村现在有30座花卉大棚,种植花卉的农户达14户。花卉产业解决了周边30多名群众就业,每年产值120万元至150万元,种植的花卉主要销往喀什市及周边县市。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大种植规模,新建20座温室大棚,带动更多群众从事花卉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21289092天山南北“花经济”:有“颜值”更有“产值”3461经济新闻新闻稿2024-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