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新闻中心
矿区改造地生“金”
williamhill官网记者近日走进芜湖市繁昌区人民体育公园,漫山苍翠的绿植、盛开的花卉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谁会想到,这里曾经是一片废弃矿山,经过生态修复、整体改造,成为一处生态体育公园。
在不远处的繁昌官山矿区矿地一体化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区,芜湖海螺年产20万立方装配式建筑及配套项目拔地而起。
“这是繁昌挖掘采矿用地潜力,创新性盘活存量用地,做到矿山土地利用价值最大化,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益探索。”繁昌区自然规划分局矿管股负责人童忠伟告诉记者,该处原为芜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官山矿区,按照原矿山开发利用方案,若干年后,矿区闭坑会形成面积635亩、深度5米以上的采坑,生态治理修复资金投入大,采坑内的土地资源利用价值低。
为此,繁昌区主动向芜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提出实施官山矿区矿地一体化综合利用,将矿山生态修复与发展新项目相结合。经多轮项目论证,由芜湖海螺绿色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新建装配式建筑及配套项目,并于2022年5月按期开工,仅用不到一年时间便竣工投产,新增就业岗位约300个,年销售收入约10亿元,新增各项税收约1.5亿元。该项目的实施,新增建设用地800多亩、林地150多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在荻港镇大洞山矿区,经过数年的矿区地质环境治理,这里的面貌已发生显著改观并得到有效利用。记者在现场看到,落地大洞山矿区的荻港香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项目一期工程4栋标准厂房主体基本完成,通过废弃矿山低效用地再开发,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荻港香菜产业传承、发展拓展新空间。
近年来,繁昌区大力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向存量要空间、向土地要效益,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材料产业,提高土地“含金量”,矿山数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600余家减少至现在的38家。同时,建立工业低效用地数据库,推动选矿企业转型退出,盘活“旧巢”引“金凤”。截至目前,繁昌区已累计退出选矿企业24家,退出产能536万吨,盘活工业低效用地2430亩,引进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生“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